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

  • 信息来源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时间2023-12-21 16:08:26

李自田委员

提出的《关于培育本土大学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第57号提案),交由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落实各类创业创新服务举措,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

一是搭建“双创”孵化平台。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补助政策,对认定为市级青年创业示范园、省级创业示范园和省级创业示范园升级计划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资金补助。持续扩大创业孵化平台覆盖面,目前,全市由人社、财政部门共同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共18个,其中有8个创业孵化平台能够直接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提供房租、水电减免、创业指导等孵化服务。

二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先后制定出台《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技能曲靖”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开展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依托现有7家校园创业创新平台开展在校学生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技能、增强创业能力。2020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创业培训1.86万人次。

三是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引领。对大学生等就业重点群体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近年来,放宽了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人条件,增加了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并对10万元以下的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2022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7亿元,扶持6649人创业,其中,扶持184名返乡农民工、75名高校毕业生创业。202316月,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7亿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4363人创业,其中,扶持186名返乡农民工、64名高校毕业生创业。

四是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对返乡入乡人员首次创办经营实体,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10个返乡创业农民工获得一次性创业补贴9.86万元。对享受“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扶持后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创业项目,稳定吸纳就业3-5人(含5人)、6人以上(含6人)的分别给予3000元、6000元补贴。对毕业3年内(含毕业学年)在市内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2022年,全市共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65个,发放补贴153万元。

五是优化创业服务措施。建返乡入乡创业服务站,在全市11个市、县级就业服务大厅、3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点设立返乡入乡创业服务窗口和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一站式提供创业帮扶。选返乡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近年来,全市选树了全国优秀农民工、曲靖市农民工创业典型—侯佑林、袁海波。筹办创新创业大赛,挖掘优质创业项目,2022年,精心筹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曲靖选拔赛,共141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70%以上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

(二)加大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各类人才培育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培训育才,提升专业素质。全市现有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13个,培训基地83个,专兼职教师1380人,田间学校43所。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参训农民交流协作,鼓励和指导学员依法组建产业协会、联盟等组织,持续跟踪指导农民学员训后发展产业。通过开展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技术指导等延伸服务,对接金融信贷和农村电商,加大产业支持力度。2022年全市开展农村电商知识培训918人次,金融信贷知识培训851人次,组建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83个,开展学员跟踪服务318人次。组织82名学员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领头雁”项目,通过到中国农大、云南农大和云南开放大学进修学习,助力农业产业带头人培育。

二是示范建设育才,拓宽培育路径。曲靖市已先后启动罗平县上花乡、陆良县三岔河、宣威市官、沾益区红瓦房、富源县回隆、麒麟区升官屯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依托示范点建设,挖掘培养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力争用2年时间建成6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吸纳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创业,激励能工巧匠、“田秀才”和“土专家”在乡创业。2023514日组织全市乡村职业经理人CEO20人到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学员多数为示范点所在街道、村委会中大专以上学历干部。

三是创新模式育才,夯实人才基础。加强选调生招培力度,立足发展定位和重点产业需求,开展选调生专题调研,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招录力度,严格落实选调生到村任职要求。配合做好全省到村任职选调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履职能力示范培训班、乡村发展与治理主题培训班等培训,提升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能力。深入开展(社区)干部“双提升”行动,牵头抓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积极配合云南开放大学做好相关工作,搭建适合农村基层干部的学习机制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村组干部教育培训,2023年计划分期分类举办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三资管理”人才、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负责人示范培训班3期共300余人,增强乡村干部人才干事创业、致富带动、为民谋利能力。

四是技能人才表彰,加强示范引领。落实“兴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培养计划,在5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人每年6万元生活补贴和不超过60万元的工作室经费。截至2022年底,曲靖市人社局组织推荐入选30名云南省“首席技师”,共建立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珠源技能大师”培养计划,在5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工作室经费和0.48万元生活补贴。自2016年至2018年全市开展三届“珠源技能大师”评选工作,共获评21名“珠源技能大师”,建立19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师带徒技艺传承,切实发挥了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从民族民间工艺方面选育技能人才,如全市30名云南省“首席技师”中有9人来自民族民间工艺,21名“珠源技能大师”中有6人来自民族民间工艺,涉及斑铜、陶瓷、刺绣、火腿、茶叶、花艺、烹饪等方面,间接带动各地就业3000余人。开展8届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评选工作,全市入选60余人,通过优秀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带头示范、引领,激活本土能工巧匠创业创新热情。

五是强化基层招考,鼓励大学生人才下乡。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招募计划,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支持乡村发展。2022年,全市事业单位委托招聘492个岗位招聘674人、定向招聘7个岗位招聘8人、公开遴选44个岗位55人,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1人。2023年,事业单位委托招聘556个岗位招聘857人、定向招聘10个岗位招聘10人,计划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募“三支一扶”人员31人。

(三)汇聚优势人才资源支持乡村发展,为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构建良好环境

一是吸引乡贤回乡助力发展。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积极动员本土籍在外乡贤回乡参与乡村规划建设,发挥熟悉政策、文化水平高、信息来源广的优势,提高农民群众自立自强、自我富裕的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组团式”帮扶。抓住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契机,发挥医疗、教育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团作用,积极开展成熟制度、先进经验、技术知识等传授帮带,着力加强本地科技人才选育管用,着力打造一支不会走的中坚力量。

三是持续深化“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常态化组织数千名专家人才结对服务行政村(社区),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常态长效,为全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四是派强用好驻村工作队。市级选派700余人驻村工作,为乡村发展提供干部力量,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例会、考勤管理、工作报告、召回撤换等制度,从严从实抓好驻村工作队员管理,注重经常性教育培训,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全覆盖培训,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部署新要求,针对性开展“驻村大讲堂”、举办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示范培训班。

(四)深化地、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等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一是“学校+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校结合专业优势,推动县、乡农业产业发展,在实践中培养接地气、爱“三农”、为“三农”的新时代人才。如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曲靖“一县一业”发展目标,在各地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立专家工作站,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及实践教学基地,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服务,与茨营镇政府合作建立了茨营专家工作站,与茨营镇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了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科研及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学校+三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依托曲靖农业学校、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累计为曲靖市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8000余人次,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鉴定(认定)工作,在会泽、陆良、罗平的近二十个乡镇(街道)先后开展畜禽养殖、蔬菜定植、中餐烹饪、面点加工、特色果蔬种植、蚕桑养殖、蜜蜂养殖、食用菌栽培、魔芋栽培技术等工种的培训65场次,累计培训2812人,通过“校政合作”“校乡合作”“校村合作”模式,服务“三农”。

三是“学校+孵化”营造“双创”教育氛围。依托高校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已建设校企、校地共建协同育人平台15个。如曲靖应用技术学校依托校内土得很商贸和珠江源汽车城合作企业的产教融合生产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直播实训,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团队,将本土农特产品、自主研发制作的特色食品通过电商渠道进行宣传、推广、销售,打造创业创新闭环培育模式。“花”项目获得多项研发专利,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了国家铜奖、云南省金奖,实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投产一条生产线,由学院师生独立运作、管理,产品在昆明花企和花农中推广使用。

存在的困难

一是创业创新孵化平台运行质有待提高。平台就业创业带动力不强,入驻创业项目成功比例不高,新入项目及在项目数量较少,项目规模体量小。平台运营团队专业性不强,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创业帮扶服务活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创业导师队伍服务能力不足,人数少且缺乏针对性强的创业导师培训。

二是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素质有待加强。对创新创业本身认识不足,创业创新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创新创业中涉及的知识掌握不够,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等不充分,难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大学生选择大城市就业的比例较大,选择创业或到基层就业的占比还较低,短期内提升存在困难。

、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建设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继续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加大创业平台申报跟踪落实,开展创业平台管理人员培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健全创业平台绩效管理机制,建设运营有效、带动明显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二是有效释放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创业补贴、培训等政策,扶持本土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创业政策、创业典型等宣传,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三是组建创业导师队伍。科学合理选拔各领域创业指导专家,开展导师创业讲座、技术指导等系列活动,发挥导师扶持创业作用,结合区域性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本土大学生在相关领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大中专院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建设导师库、课程库、项目库、岗位,形成具有地方学科特色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高质量就业的大学生,培养具备创业创新指导能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引入一批包括企业家、投资人、教育家等在内的双创导师,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的双创课程体系,针对教师、学生持续组织开展双创培训及双创系列活动。

五是重点发掘一批农村能工巧匠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点对象。加强技术规范、农村电商方面的培训,保护、传承、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产业带头人作用。

六是大力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产业化人员培训力度,吸纳本土大学生返乡就业、在地就业,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使其具备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基本素质,包括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畜牧业的科学指导、新工艺和新器械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切实培育一批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七是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曲靖在外的优秀大学生、创业者为重点对象,持续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以人才政策为保障,吸引更多在外曲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支持曲靖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你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1221